玻纤增强材料的优缺点

玻璃纤维增强塑料,通常简称GFRP,是一种复合材料。它以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,与热塑性或热固性树脂基体结合,比如聚丙烯(PP)、ABS、尼龙(PA66或PA6)、聚碳酸酯(PC)、聚甲醛(POM)、聚苯醚(PPO)、PET、PBT或PPS等。通过添加玻璃纤维(常见的有E型、S型或C型)和一些助剂,如偶联剂或填料,这种材料在纯塑料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性能,拓宽了应用领域。它常用于结构部件,是一种实打实的工程材料。

GFRP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,那时玻璃纤维开始用于增强酚醛树脂。二战期间,航空和军工需求推动了它的快速发展,到50-60年代已进入商业阶段。现在,根据纤维形式(如短切、长纤维或连续纤维)和基体类型(热塑性或热固性),GFRP有多种分类。比如,短切玻璃纤维增强的ABS能明显提高强度和硬度,同时降低收缩,但也会增加脆性。文献中提到,纤维体积分数通常在20%到60%之间,优化后能实现比钢材高4倍以上的比强度(强度与密度的比率)。

GFRP的优势在于机械性能出色、设计灵活且成本合理,当然也有一些短板。下面我基于相关研究,详细聊聊它的优缺点,结合机制、数据和实际例子。

主要优点

首先,耐热性大幅提升。玻璃纤维本身耐高温,熔点在1500°C左右,所以加入后,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温度(HDT)和维卡软化点都会上升很多。拿尼龙PA66来说,未增强时HDT大约80-100°C,增强后能达到220-250°C。这是因为纤维的热膨胀系数低(约5×10^{-6}/°C),限制了聚合物链的热运动,避免软化。研究显示,当纤维含量达60%时,热降解温度从357°C升到390°C。在航空领域,它常用于发动机罩或行李架,能在高温下保持稳定。

其次,收缩率降低,刚性显著增强。纤维加入后,限制了塑料分子链的移动,收缩率从1-2%降到0.2-0.5%,模量能提高2-5倍。比如,PP的杨氏模量从1.5 GPa跳到5-10 GPa。原理是纤维承担拉伸载荷,基体传递剪切力。在建筑中,它适合做屋顶板或窗户框架,不会因热胀冷缩变形。实验数据表明,50%纤维含量时,储能模量可达15.606 GPa。

再者,它能抵抗应力开裂,冲击性能也更好。纤维网络分散了应力点,冲击强度提高1-3倍,比如Izod冲击从50 J/m升到150 J/m。纤维桥接裂纹,吸收能量,防止扩展。对于PC或POM,这让GFRP适用于汽车保险杠或座椅,能扛住碰撞。资料显示,40%纤维加Na-MMT填料时,冲击强度达153.50 kJ/m²,不过高温下(如100°C)会略降。

强度方面更是全面升级。玻璃纤维拉伸强度高达3-4 GPa,所以复合材料的拉伸、压缩和弯曲强度都大幅提高。ABS的拉伸强度从40 MPa升到80-120 MPa,弯曲强度可达200-400 MPa。通过硅烷偶联剂优化界面,实现高效负载转移。在石油行业,GFRP管用于输送,比金属管耐压更强。数据上,37%纤维加硅氧烷时,拉伸强度395.8 MPa。

最后,阻燃性变好。纤维和助剂如氢氧化铝加入后,氧指数从18-20升到25-30,许多材料点不着。纤维隔绝氧气,形成炭层抑制燃烧。在电子产品中,它用于电路板或电机罩,防火灾。研究指出,加阻燃剂后,燃烧速率降50%以上。

除此之外,GFRP耐腐蚀(酸碱环境中强度保留超90%)、密度低(1.5-2.0 g/cm³,轻于钢4倍)和介电性能好(常数4-5),在海洋和化工领域大放异彩。

潜在缺点

不过,没什么是完美的。首先,透明度没了。纯塑料如PC是透明的,但纤维折射率不同(1.55 vs. 基体1.5),光透过率降到10%以下,材料变 opaque。这限制了光学应用,如窗户或屏幕,但在结构件上不是大问题。

韧性降低,脆性增加是另一个痛点。纤维让材料更刚硬,断裂延伸率从超100%降到2-5%。增强PA6冲击韧性虽好,但整体延展差,易碎。原理是纤维阻碍塑性变形。在汽车中,得加橡胶颗粒增韧。

加工上,熔融粘度增大2-10倍,流动性差,注塑压力得升20-50%。PBT粘度从100 Pa·s到500 Pa·s,填充难。因纤维取向和纠缠,得优化螺杆或加流动剂。

注塑温度也得高10-30°C,比如PP从200°C到220-230°C,以补流动性。但这可能引起热降解,影响表面。在3D打印中,长纤维版需特殊设备。

吸湿性增强是常见问题。吸湿率从0.1%以下升到0.5-1%,因纤维引入亲水基。纯塑料不吸水,但增强后注塑前得烘干(80-120°C,2-4小时),防气泡。数据上,吸湿后重量增0.29%(50°C,4个月),强度降10-20%。

其他不足包括模量不如钢(70 GPa vs. 210 GPa)、高温长期耐性差(超200°C易降解)和层间剪切弱(易分层)。热固性版回收难,环境压力大。

实际应用与未来展望

GFRP在汽车(减重20-30%,如车身面板)、航空(行李架、舱壁)、建筑(夹砂管、屋顶)、海洋(船体)和医疗(X射线床)中很常见。在石油管线,它耐温高、便宜,但接头需改进。

展望未来,随着可持续需求,研究转向生物基树脂(如大豆油聚氨酯)和回收(如机械回收,纤维强度保留超80%)。纳米填料和3D打印将优化性能,解决脆性和回收难题。

2 个赞